2020三支一扶考试备考资料:行文脉络分析,莫把具体当举例

2020-03-19 17:48:17 来源:中公三支一扶

山西基层综合考试招聘网 为广大考生提供山西三支一扶、山西社区工作者、山西公益岗、山西高速公路、山西社会工作师等考试招聘公告、备考指导、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指导、职位表、模拟试题、笔试面试/递补/体检公告等。更多三支一扶、社区招聘考试信息 ,请关注山西基层综合考试招聘网

社区公告 公益岗公告 三支一扶 社会工作师
社区QQ群 公益岗QQ群 三支QQ群 在线咨询

行文脉络分析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将为广大考生普及一项言语理解题目中的基础能力——行文脉络分析能力。

提到行文脉络的分析,很多考生会马上联想到言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即主旨观点题。同时,也会联想到该题型中的一些常见结构,比如因果、转折、总分等。这就反映了很多考生对行文脉络分析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一:因果、转折、总分等常见结构即为行文脉络分析。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狭隘的,这也是很多考生在面临复杂文段或标志词不明显的文段时选不出主旨的原因。行文脉络分析能力实际上是要求我们通过逐句分析句意来明确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进而划分出段落层次,确定文段中的重点,找到主旨。下面我们就用一道行文结构较为复杂的题目来练习一下如何运用行文分析方法。

例题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中,很多制造业大国都押注在智能制造。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如果数据是工业4.0时代创造价值的原材料,那中国无疑是资源最多的国家。但数据并不会直接创造价值,就像是现金流而非固定资产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一样。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是数据流,是数据经过实时分析后及时地流向决策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面向用户、创造价值与服务的内容和依据。虽然德国是工业革命4.0的发起者,但作为控制器、物联网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提供者,德国只是基础设备的供应商,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端却是中国。

A.我国在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面临新机遇

B.我国应当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

C.数据资源拥有者在智能制造方面更具优势

D.数据流是企业4.0时代领先的关键

【中公解析】通读全篇之后,我们可以进行逐句句意分析。文段的第一句话交代了背景,即,新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第二句中强调了中国在数据上有很大的优势。而第三句出现了转折:说明了数据的作用的并不大,强调了数据链的作用更大。第四句中,继续沿着数据链的话题进行阐述,即,中国与德国相比在数据链上仍然是具有优势的。由此,通篇概括起来便可知,文段主要强调不论是在数据还是数据链方面,中国都是具有优势的。故答案为A项。

误区二:行文脉络分析能力只适用于主旨观点题目。其实,除主旨观点以外,语句衔接、排序等题目中仍然可以应用到行文脉络分析思维。下面我们就尝试用行文脉络思维解决一道语句排序问题:

例题二:

①以此看来,种植一些价廉物美的乡土本草,更易于达到上述效果,更能满足适地、适物以及“好种、好管、好活、好看”的绿化需求

②绿化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

③所以在城市绿化上选择这些乡土草木资源,更能体现自己的品牌和地方特色,有助于营造有特色的园林城市风格

④城市绿化是以栽种植物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⑤乡土草木资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仅能适应本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不需要特别的投入

⑥同时,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市情,有的城市还有自己的市花、市树

A.④②①⑤⑥③ B.④③⑤①⑥②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⑤⑥③①④

【中公解析】通过分析文段会发现,本题如果采用抓逻辑起点、或标志词语等方式,并不是最容易的方法。这时便可以采用行文脉络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句意。六句话中,②、④两句的主要话题都是“绿化”,而①、③、⑤、⑥均围绕核心话题“乡土本草”进行论述(⑥句中的“市花市树”也属乡土本草)。由此,可将六句划划分为两个大部分。故显而易见,②、④两句应该相连接,①、③、⑤、⑥应该相连。此时,答案只有一个,即A项。

以上便是对行文脉络分析的具体应用,所选取的题目是18年国考副省试卷中考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通过两道题目的分析,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在未来学习或刷题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行文分析并学会运用,养成习惯,进而提升做题的准确率。


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公务员社区考试官方微信号(sxgwysqks),及时掌握三支一扶、社区、公益岗考试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sdszyfksw,关注【山东三支一扶】,招考咨询全get,成公上岸占先机。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